MobileTrader
MobileTrader: trading platform near at hand!
Download and start right now!
全球市場正被關稅風暴席捲,而風暴的核心再次集中在華盛頓。特朗普的筆跡如同風暴般,引領指數急劇下跌或反彈,但在這些驚人的數字背後,存在著任何謹慎交易者都應該為之準備的不穩定因素。是什麼推動了S&P 500的上漲?為什麼歐元成為市場新寵?哪些汽車製造商岌岌可危?為何蘋果的“救市”只是暫時的喘息?這篇概述分析了最新的動向並提供具體的行動建議。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再次展現其一貫的不可預測性。就在市場急需穩定時,他又掀起了混亂。上週,他的關稅言論在華爾街引發了一場風暴。標普500指數、道瓊斯工業指數和納斯達克在幾天之內經歷了暴跌和反彈。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為何最近的指數調整不值得慶祝,股市的前景如何,以及為何交易者應該考慮在強勢中拋售。
本週開始於最壞情況。隨著高額關稅生效,投資者恐慌,引發了一波猛烈拋售,並擔心全面貿易戰的到來。然而,數小時後,形勢發生逆轉,因為特朗普宣布,對大多數國家(中國除外)實施90天的「對等」關稅暫停。
這一出人意料的舉措引發了市場強勁反彈。各指數抹平損失並上漲至正值。週三,標普500上漲了9.52%,創下二戰以來第三大單日漲幅。道指上漲超過2900點,納斯達克飆升超過12%。恐懼的風暴被樂觀的暴雨所取代。
然而,隨後的一天證明這僅僅是漫長戰略不確定期間的短暫緩和。週四,市場再次暴跌。S&P 500 下跌了 3.46%,納斯達克下跌了 4.31%,道瓊斯下跌了 1,014 點。與此同時,恐慌指數 VIX 自 2020 年初以來首次飆升至 50 以上。原因是什麼呢?美中貿易戰再度升級。儘管對大多數國家暫停徵收關稅,但北京並不在其中。相反,特朗普政府確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將被徵收 145% 的關稅,沒有任何豁免或延遲。作為回應,中國宣布了報復措施,即對美國商品徵收 125% 的關稅,這標誌著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衝突的新階段。
到了星期五,市場再次大幅逆轉。投資者對白宮的評論作出了回應,特朗普對與中國達成潛在協議持樂觀態度。美聯儲釋放的更多信號顯示其準備進一步介入支持市場,這進一步推動了市場的回暖。因此,指數再次上漲。S&P 500 上漲 1.81%,道瓊斯指數上漲 619 點(+1.56%),納斯達克上升 2.06%。如同之前的下跌,這次反彈純粹是情緒上的,凸顯了市場對總統每一句話有多麼敏感。
這一週以美國股市的高點結束:S&P 500 上漲 5.7%(自 2023 年 11 月以來的最佳單週 ),納斯達克飆升 7.3%(自 2022 年 11 月以來的最佳),道瓊斯幾乎獲得了 5%。然而,這次反彈不應使投資者感到誤導。盡管周五強勁反彈且三大主要指數均大幅上漲,市場仍然深陷不穩定狀態,且有其道理。
Wells Fargo 的 Darrell Cronk 指出,全球貿易僅僅處於廣泛重組的開端,當前的關稅暫停不應被視為解決方案,而只是下一階段升級前的暫時延遲。換句話說,這不是買入信號,而是在下一場風暴之前短暫的和平。最近幾週的政策代表的不是解決策略,而是逐步升級,幾乎沒有可預測性。值得注意的是,不可預測性對市場來說是毒藥。
隨著投資者在降溫的希望與升級的恐懼之間搖擺不定,債券市場進入了急性緊張狀態。10 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躍升至 4.49%,這是自 2001 年以來最大單周漲幅。這不僅僅是一個數字,它反映了資本從安全資產的流出以及通脹預期的上升。
J.P. Morgan 的 CEO Jamie Dimon 表達了對債券市場狀態的擔憂,他警告稱國債市場可能會出現擾動。他的擔憂被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行長 Susan Collins 所呼應,後者指出,若情況使金融系統陷入不穩定,美聯儲已準備好採取行動。因此,所謂的“美聯儲保護”,即市場不景氣時美聯儲會出手支撐的非正式觀念,又再度浮現。
不過,單是重新將美聯儲保護帶入公共話題便已是一個令人不安的信號。這表明,市場已不再被視為能抵禦外部衝擊且在無中央銀行介入的情況下運行。當投資者開始依賴此類支持時,市場不再健康,因為它開始依賴於外部拯救。
因此,不足為奇的是,波動性已成為新的常態。經濟學家 Adam Ternkvist 指出,每週 S&P 500 超過 10% 的波動讓人想起大流行期間的市場震蕩。
這位專家諷刺地評論:“過山車不是技術術語,但它可能是描述本週股市價格走勢的最佳形容詞。”
這種動盪的根源不僅僅是關稅問題。關稅只是冰山一角。更深層的是對美國經濟狀況的不安。根據密西根大學的資料,消費者通脹預期已達到自 1980 年代初以來的高位,信心持續下降。換句話說,就算股市在表面上上漲,經濟情緒仍然深度負面。
更令人不安的是,投資者愈來愈懷疑美國市場的可持續性。根據 4 月 9 日至 11 日進行的 MLIV Pulse 調查,81%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將減少對美國的曝險或不會增加,儘管特朗普暫停了關稅。超過 27% 的人承認他們已經比原計劃更多地削減了美國持股。因此,即使這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反彈在正常情況下可能吸引資本流入,現在被視為不是買入信號而是一個方便的退出點。這不再是對美國資產的新需求,而是在反彈的掩護下戰略性撤離風險。
大玩家也持有這種謹慎,甚至完全悲觀的看法。 Michael Hartnett of Bank of America 建議,如果沒有明確的衝突降溫及美聯儲的積極介入,最謹慎的做法仍然是趁市場上漲拋售。他建議做空 S&P 500 到 4800 水準(週五收於 5363.36),同時押注短期國債的反彈以對沖進一步市場波動。
他的同事 Krit Thomas 同意,指出市場目前不是由基本面支配,而是由短期情緒支配。對貿易和平的希望僅存在於頭條新聞中,而非真實協議中。每個人都在對謠言和簡訊作出反應,穩定只是一種幻覺。
因此,股票的飆升不是趨勢反轉,而是反彈,不是新的牛市,而是混亂的偽裝。上週不是關於復甦,而是對恐懼和希望的反應。這不是一次反彈,而是一個 2020 年的回憶,當時市場依賴於新聞報導。當圖表像心電圖顯示心律不齊時,交易變成了耐力測試——尤其是對仍依賴傳統信號的人來說。
如果您在這場混亂中感到迷茫,那不是您的錯。市場現在運行在一種流動現實的邏輯下,任何模型都只能持續到下一條推文。然而即便在這種情況下,機會仍然存在,但必須改變策略。當舊規則不再適用,靈活快速及策略性行動才能贏。以下是一些不僅能在這種波動中生存,還能從中獲利的建議:
– 逢高賣出。任何上行波動,特別是由政治聲明引發的,並不是買入信號,而是獲利了結或建立空頭倉位的機會。在貿易戰降溫及美聯儲介入之前,不會出現可持續趨勢。
– 交易波動。利用追蹤 VIX 或對新聞敏感的資產。在劇烈波動中,利潤不在於方向,而在於運動本身。
– 在安全資產中分散風險。在信任減弱的環境中,黃金、日元和瑞士法郎仍然是明智之選。
– 關注新聞,而非圖表。現在市場受新聞驅動,而非技術因素。白宮的一句話可能令所有支撐和阻力水平失效。
– 避免長期交易。這個市場適合於策略家,而不是投資者。以天和週為單位思考,而非月。你的首要任務應該是資金保全及短期機會。
在白宮的激烈舉措引發的全球貿易動盪中,貨幣市場出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贏家,那就是歐元。曾經看似不可能的情景如今成為新現實:隨著投資者逃離美國資產,歐元走強,顛覆了市場的一致預測。短短幾週內,歐元出現了十年來最強勁的上漲之一,令依賴過時模型的懷疑者感到震驚。
本文探討了在這場加劇的貿易對峙中,為何歐元成為避險貨幣、其上漲背後的原因、這對歐盟經濟的影響,以及未來幾個月的預測趨勢。我們將對於希望利用這些發展的交易者們提供建議。
自四月初以來,歐元相對於美元已上漲超過5%,突破了1.14的關口,創下了三年來的最高水平及九年來的單日最大漲幅。僅在上週四,特朗普決定暫緩關稅措施90天之後,歐元就錄得自2015年以來的最大跳升。分析師指出,這不僅僅是技術性反彈,而是反映了一個根本性的轉變。
今年年初的預測曾預料歐元會走向平價甚至更低。如今,貨幣策略師們紛紛調整他們的預期。
Societe Generale的Kit Juckes指出,資金流動在推動市場動態上已超越了貿易平衡。據他所言,投資者提出了一個簡單的問題——如果美國正在積極地破壞自己的企業盈利能力並且使市場不穩定,那麼世界其他地區為何要繼續持有美元資產?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規模的資本重新配置變得合乎邏輯。過去十年中,外國對美國的投資幾乎增長了五倍,從13萬億美元增至62萬億美元。然而,現在,大量資本開始逆轉,尤其回流到政治穩定持續的歐洲,成為歐元升值的重要推動力。根據Citi的資料,歐元區在美國外國投資中佔貨幣的最大份額。這不僅解釋了資金流動的方向,也解釋了其規模。不同於短期投機,這是一種系統性的重新配置,設定了長期的上升趨勢。
基於這一切,許多分析師正在修訂他們對歐元的預測。貨幣策略師Vasileios Gkionakis認為,EUR/USD的1.25是“完全合理的,”特別是在歐元流入和德國消費支出繼續上升的情況下。
值得注意的是,歐元不僅相對美元走強,還達到了17個月以來對英鎊的高點,並且對人民幣的匯率接近11年來的峰值,其貿易加權指數保持在記錄水平。這不僅僅是當地的反彈;我們正在見證歐元全球地位的轉變。雖然這樣的情況可能對日元或瑞士法郎來說熟悉,但對歐元來說,這是未知領域。即使是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成員Francois Villeroy de Galhau也忍不住帶著一絲諷刺說:“感謝上帝,歐洲在25年前創造了歐元。”
但正如任何增長故事,都有負面影響。歐元走強對一直受益於較弱貨幣的出口商構成挑戰。正如經濟學家Mathieu Savary指出,在全球經濟衰退時期,歐元的疲弱傳統上充當了歐洲經濟的緩衝,但這個緩衝現在正在消退——這可能會嚴重打擊企業盈利和歐盟股票指數,尤其是在出口驅動的汽車和重工業等行業。
儘管如此,市場似乎仍將歐元視為在美元和美國國債混亂中的避風港。美國和德國10年期政府債券的收益率利差在短短一週內擴大了50個基點——這表明投資者更偏好德國的可靠性,而非美國的雜音。
這種轉變正在催生一個新的市場悖論:傳統上在全球壓力時走弱的貨幣現在展現出韌性。歐元正在站穩腳跟,並非如以往容易跌倒。即使是最堅定的懷疑論者也不得不承認舊模式不再適用。曾經被認為是貿易戰的受害者,歐元已經成為受益者。每一輪美國孤立主義現在都令歐元獲益,實時展開的範式轉變。
這種轉變也開啟了新的機會。對交易者而言,歐元的強勢是一個明確的信號。首先,在資本回流和避險需求下,歐元兌美元可能繼續攀升至1.17-1.20甚至更高。其次,隨著歐洲出口商感受壓力,歐盟股市指數尤其是周期性行業可能出現回調。第三,歐元計價的債券需求可能上升,創造新債市機會。最後,像EUR/GBP和EUR/CHF這樣的以歐元為基準的貨幣對在短期交易中越來越具有吸引力。
簡而言之,歐元不僅僅是恢復,而是進入了一個新的軌道。它成為了對美國政策的日益不信任的反映,資本回流的象徵,甚至是令人意想不到的貨幣穩定的新支柱。這種情況可能不會永遠持續。但在當下,歐元不僅是本週的贏家,更是全球對美元失望中的市場領跑者。
如果你不想坐視這一趨勢的展開,現在就是採取行動的時候了。不要錯過你的時機——開設InstaForex賬戶,下載我們的移動應用,今天就開始利用強勢歐元賺錢吧!
當市場消化來自白宮的最新推文和公告時,一個行業已經成為貿易戰的焦點。唐納德·特朗普對進口汽車徵收的25%關稅仍然有效,儘管其他關稅有所回撤。而這個精準打擊的後果可能遠比它表面上看起來更深遠。
在本文中,我們將剖析為何關稅壓力可能引發自十多年來汽車行業最大的危機,哪些公司風險最大,未來幾個月汽車股會有怎樣的表現,以及交易員如何不僅能應對這種波動局勢,還能將其轉化為真正的交易機會。
首先從數字說起。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的研究,關稅對汽車行業的全球總成本可能每年達到1100億至1600億美元。這不僅僅是關於生產成本的問題——這涉及汽車經濟的全面重組,從供應商和裝配線到經銷商定價。在美國,成本增長預計達到1077億美元,其中近一半——419億美元——將落在底特律三大車廠:通用汽車、福特和Stellantis。此外,新的汽車零部件關稅將於5月3日生效。
諷刺的是,關稅不僅會打擊外國品牌,也會影響到重度依賴進口零件的美國工廠。在全球化時代,當地化生產往往意味著貼上一個新標籤,而不是從頭建立供應鏈。因此,即使是在田納西或密歇根州組裝的汽車,其價格上漲幅度也可能接近進口產品。高盛估計,美國消費者購買新車的最終價格將上漲2,000至4,000美元。Cox Automotive警告稱,美國的進口車價格可能上漲多達6,000美元,而美國組裝車輛將上漲3,600美元,另外由於之前的金屬關稅,還可能增加300至500美元。
汽車製造商們現在正忙於挽回形象和市場份額。Hyundai承諾在兩個月內不提價。Ford和Stellantis正在為其客戶推出特別優惠。Jaguar Land Rover則更進一步,暫時停止出口到美國——這似乎是在決定索性不參與。但這些只是暫時的緩解措施。根據Telemetry的說法,汽車製造商擁有的免關稅車輛儲備僅能維持6至8週。在此之後,將面臨關稅懸崖以及急劇的價格重置。
這將如何影響銷量?影響是直接的。市場正在準備迎接美國和加拿大年度汽車銷售量減少200萬輛的局面。而這不僅僅是需求的減弱——整個商業格局的擾亂。預料到某些車型將從展廳下架,產品線將被精簡,和一些不太盈利的生產設施被關閉。這些效應將波及到勞動力,相關行業,當然還有股東。
經濟學家Felix Stellmaszek表示,「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由政策驅動的結構性轉變,可能會是長期的。這一年很可能成為汽車產業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一年——不僅僅是因為即時的成本壓力,還因為它迫使產業在哪裡及如何建設上進行根本性的改變。」換言之,過去「在哪裡生產最便宜就在哪裡組裝」的老教條已不再適用。製造業正被迫回歸本土,但代價不菲。這使得汽車製造商面臨選擇:漲價或者降低利潤。不管選擇哪一個,股東都不會滿意。
市場已經開始反映這種情況。Ford的股價顯示出持續的疲弱,而交易員們正開始採用防禦策略。進口依賴度高的品牌和汽車零件供應商面臨著最大的風險——它們將在連鎖反應的中心。歐洲和亞洲的汽車製造商,因其擁有對美國的重大敞口,也被置於削減的邊緣。即便是那些以「快速反應」自豪的企業,也將面臨不斷上升的物流成本、被改道的供應鏈以及修訂的定價策略。
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完全隔絕關稅影響,甚至連電動汽車製造商或利基品牌也不例外。在這種環境下,投資者已經在為第二季度的疲弱財務狀況定價,而且一些個股可能會開始出現危機般的波動。
對於交易員來說,這不是其驚慌的時刻——而是果斷行動的時機。持續的重新定價開啟了短期和中期的交易機會。首先:尋找賣出機會。以進口依賴度高的汽車製造商作為目標,它們是最容易受關稅衝擊的,還有那些看起來已經高估的股票。其次:利用本地和國際市場參與者之間的分歧,特別是在後者難以迅速適應的情況下。第三,波動性本身成為一種資產——區間波動交易、新聞交易以及突破性動作交易都能帶來穩健的回報。
蘋果公司再次處於全球對峙的核心,陷入美國貿易政策與中國經濟利益之間的交鋒。在關稅戰日益加劇的情勢下,唐納德·特朗普決定豁免部分蘋果產品的125%進口關稅,這一決定成為意外的福音。然而,這是真正的政策轉變還是下一波壓力來臨前的暫時性緩和?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這次豁免背後的原因,它可能如何影響蘋果及其股票,仍然存在的風險,以及交易員如何在當前形勢中導航。讓我們從數據開始。上週,特朗普政府將一系列商品從125%關稅清單中移除,包括智能手機、筆記型電腦、處理器和顯示器。這意味著iPhone、iPad、Mac、Apple Watch和AirTags——這些為蘋果帶來收入的產品——現在暫時受到保護。這代表著超過1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幾乎佔2024年中國對美國總出口的四分之一。這一舉措令人大感意外:就在幾天前,蘋果還在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臨時重新規劃物流,並在印度加速iPhone的組裝。投資者不禁鬆了一口氣——這是可以理解的。根據分析師Amit Daryanani的看法,若沒有這一豁免,蘋果將面臨「實質性的成本上升」,可能導致裝置價格上漲,需求受到打擊。自四月初以來,蘋果的股價已經下跌11%,全面的關稅衝擊將使這一跌幅因基本面的震盪而加深。
但我們不要急著輕鬆呼吸。撇開情緒,情況就變得清晰:這不是政策的逆轉,而是處決的延遲。週末,特朗普確認這項豁免是暫時的。白宮的言辭並沒有改變,另一波限制措施仍在醞釀中。關稅壓力並未消失——只是被推遲了。
此外,下一步行動已經浮現,可能同樣痛苦。預計未來幾週將開始對半導體進口進行新的調查,可能導致全行業的關稅。並且不會止於晶片本身——任何含有晶片的產品都可能成為目標。這使得 Apple 再次進入了交叉火力,特別是考慮到 87% 的 iPhone、80% 的 iPad 和 60% 的 Mac 仍然是中國生產的。
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這種形勢對公司而言仍然具有挑戰性。Apple 大約有 17% 的收入來自中國市場,在當地擁有從旗艦店到物流中心的重要存在。如果華盛頓持續施壓,北京的報復行動無法排除。在過去,中國曾限制政府員工使用 iPhone 並進行反壟斷調查。鑒於 Apple 對中國製造的深度依賴,即使是非官方的障礙也可能轉化為數十億美元的收入損失。
Apple 正在做什麼? 它正在努力實現多元化。如今,幾乎所有的 Apple Watch 和 AirPods 單位都是在越南製造的,而 iPad 和 Mac 的部分生產已經移至馬來西亞和泰國。印度也在加大力度:2024 年那裡組裝了超過 3000 萬部 iPhone,預計這一數字還將增長。然而在短期內,完全替代中國的生產能力幾乎是不可能的。中國的技術整合水平和運營規模無可匹敵。換句話說,Apple 目前還沒有一個能夠在效率和產量上匹敵中國的 B 計劃。
對於市場來說,這意味著一件事:波動性仍然很高。即便目前有豁免在發揮作用,業務和股價的風險仍然存在。白宮的口風變化、新的調查,或即將到來的關稅消息洩露,任何一個變動都可能打壓 Apple 股票。是的,Apple 依然具備基本面的強勁,擁有卓越的資產負債表、高需求量及忠實的全球客戶群。然而,在政策比產品週期更快變化的環境下,關鍵不僅是你賣什麼,還有在哪裡生產。
那麼,交易者應該如何應對這一切? 首先,目前的反彈可被用作短期上行交易,特別是如果白宮在未來幾天保持其現有立場的話。然而,過長持有多頭頭寸存在風險。其次,密切關注任何有關潛在半導體調查的進展。如果啟動調查,那幾乎肯定會成為新一波下行的觸發因素,尤其是與中國和晶片供應鏈相關的股票。第三,此時的明智做法是交易區間,關注波動性。市場在最近的新聞頭條間波動,這種勢頭為快速且時機精準的交易創造了絕佳的機會。
如果您已經準備好把握這一時機,可以開設一個 InstaForex 的交易帳戶。為了更方便和高效的交易,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序,隨時隨地與市場保持聯繫!
MobileTrader: trading platform near at hand! Download and start right now!MobileTrader